住建部三箭齐发,城市更新成新出路,建筑市场再掀波澜!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4-03 10:5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近日,住建部接连释放三大重磅政策信号,犹如一剂强心针,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基于官方数据,深入剖析这三项政策对建筑行业的中长期影响,并为建筑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住建部三箭齐发,城市更新成新出路,建筑市场再掀波澜!
【概要描述】近日,住建部接连释放三大重磅政策信号,犹如一剂强心针,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基于官方数据,深入剖析这三项政策对建筑行业的中长期影响,并为建筑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4-03 10:58
- 访问量:
住建部三箭齐发,建筑业迎来全新机遇
近日,住建部接连释放三大重磅政策信号,犹如一剂强心针,为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基于官方数据,深入剖析这三项政策对建筑行业的中长期影响,并为建筑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具有前瞻性的分析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政策一:2000年前老旧小区全面纳入城市更新
政策原文明确指出:“将城市更新范围扩大到2000年前建成的需改造住宅小区。(住建部2024年工作会议)
数据支撑有力: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的统计,全国约有35%的住房建于2000年前。
某权威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房龄20年以上的房屋占城镇住房总量的40%。
住建部最新统计显示,2000年前建造且亟需改造的老旧小区数量高达17万个。
市场影响显著: 以上海为例,市区老旧小区占比超过一半,普遍存在管线老化、房型不合理、设施陈旧等问题。笔者曾亲身体验过上海老旧小区的居住困境,如6楼漏水影响5楼、房型呈“一字型”导致通风不畅、鼠患频发等。此次更新改造将涵盖建筑修缮(外立面改造、结构加固、防水处理)、设施更新(给排水、供电、燃气管道系统全面升级)以及功能优化(加装电梯、适老化改造、公共空间重塑)等多个方面。
行业机会涌现:
专业建筑修缮企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
建材需求将转向高性能防水材料、环保涂料等绿色建材。
设计院可深耕老旧小区改造专项方案设计,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政策二:城中村改造全国性扩容
政策变化显著:
原支持范围仅限于35个超大特大城市及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
现扩大至全国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覆盖范围大幅拓宽。
地方案例纷呈:
上海:改造项目从10个增至25个。
贵州:改造户数从2万增至3万。
重庆:项目数从82个增至163个。
改造内容全面:
拆除重建,建设现代化住宅。
设施提升,通风、照明、卫生设施全面升级。
环境改善,新增绿地、休闲设施、社区服务设施。
地下工程,管网、燃气管道等基础设施更新。
行业影响深远:
年改造规模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
带动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全产业链需求。
推动装配式建筑技术在改造项目中的应用,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
政策三:完整社区建设全面推进
建设重点突出:
“一老一小”设施,无障碍适老化配套+托育服务设施。
硬性标准明确,住宅层高不低于3米。
配套设施完善,托儿所、儿童乐园、老年活动中心成为必配。
政策导向明确: 住建部提出的“好房子”理念,意味着居住体验将全面升级。这将带来适老化设计专业公司的崛起、儿童友好型社区设计成为新赛道以及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的提高。
建筑业中长期影响分析
市场容量测算可观:
老旧小区改造:17万个小区×平均改造投入2000万元=3.4万亿元市场规模。
城中村改造:按去年100万套×50万元/套=5000亿元/年基准上扩容,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完整社区建设:新建社区强制配套,改造社区逐步完善,市场规模将持续释放。
行业变革方向明确
业务转型:从新建转向“改扩建+运维”,从“大拆大建”到“精细化更新”。
技术升级:BIM技术在城市更新中的深度应用,装配式装修在改造项目中的推广,绿色建材使用比例提升。
专业细分:适老化改造专家、历史建筑修缮专业团队、社区微更新设计工作室等新型专业团队将涌现。
企业应对策略
资质准备充分:
获取城市更新相关资质,为参与改造项目奠定基础。
补充适老化改造等专项能力,提升企业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人才储备充足:
培养既有建筑改造专业技术人才,满足改造项目的技术需求。
组建社区规划与设计团队,提升企业在完整社区建设领域的设计能力。
合作模式创新
与物业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社区改造和运维管理。
与建材商形成战略联盟,确保建材供应的稳定性和质量。
与设计院组成联合体投标,共同承接大型改造项目。
风险与挑战并存
资金压力:政府财政+居民出资+社会资本的多方共担机制尚未成熟,改造项目利润率普遍低于新建项目。
技术门槛:既有建筑改造的技术复杂性高于新建项目,居民诉求多样化增加实施难度。
管理挑战:施工期间居民协调工作量大,项目分散导致管理成本高。
从业者发展建议
技能提升至关重要:
学习既有建筑检测鉴定技术,为改造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掌握BIM在改造项目中的应用,提高设计效率和施工质量。
了解适老化设计规范,满足老年人群体的特殊需求。
职业转型势在必行:
从土建施工转向专项改造,适应建筑行业的变革趋势。
从新建项目转向运维管理,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证书获取提升竞争力:
注册建筑师(侧重改造方向),为职业生涯增添新的亮点。
绿色建筑工程师,顺应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适老化评估师,满足适老化改造市场的需求。
住建部三大政策组合拳,为建筑行业打开了中长期的发展空间。据中国建筑协会预测,未来五年城市更新将占建筑业总产值的30%以上。建筑企业和从业者应当抓住机遇:
短期:研究地方实施细则,抢占市场先机。
中期:构建专业化改造能力,形成差异化优势。
长期:布局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实现转型升级。
这场以“提质”为核心的建筑革命,将重塑行业格局。唯有主动适应者,方能赢得未来。
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中远路169号开放大学校园内辅西楼三楼
办公室电话:0513-83518435 0513-81105225